学佛禅苑 佛教 佛教圣地–四大佛教名山之峨眉山

佛教圣地–四大佛教名山之峨眉山

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°附近,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。自古就有“普贤者,佛之长子,峨眉者,山之领袖”之称。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,素有天然“植物王国”、“动物乐园”、“地质博物馆”之美誉。文化遗产极其深厚,是中国佛教圣地,被誉为“佛国天堂”,是普贤菩萨的道场。以其“雄、秀、神、奇、灵”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》。

峨眉山,耸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,是大峨、二峨、三峨山的总称。北魏时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记载,“去成都千里,然秋日澄清,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,故称峨眉焉”。由于峨眉山的高度及地理位置的原因,从山脚到山顶十里不同天,一山有四季。峨眉山抚弄星辰,积蓄云雨,神秘无比。

峨眉山的神秘来自它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和似乎难以穷尽的空间。今天,一些惊人的数据可以让人解读其中的种种细节。多达1600种的药用植物,令人想到神话中的仙草;超过3000种的高等植物,2300余种动物,构成这个灵性的世界;从温婉的谷地中突兀而起的山峰,海拔高度达3000多米。与这些绝对数字相应的,是这片秘境中种种令人难分真幻的自然奇观。

峨眉山是人类文化的宝库,文化遗产极其深厚,是中国佛教圣地,被誉为“佛国天堂”,是普贤菩萨的道场。是盆地升起的天庭,是当之无愧的山之领袖。《杂花经•佛授记》中说到:“震旦国中,峨眉者,山之领袖”。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有“蜀国多仙山,峨眉邈难匹”的千古绝唱。更有“一山独秀众山羞” “高凌五岳”的美称。

历史典故

早在10000年前,峨眉山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的痕迹。起初这里是道家的一个清修之地,但是在公元3世纪时发展成为了佛教之山。
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峨眉山就闻名于世。而峨眉山名,早见于西周,据晋代常璩撰写的《华阳国志•蜀志》记载:“杜宇以褒斜(今陕西汉中)为前门,熊耳(今四川青神县境内)、灵关(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)为后户,玉垒(今四川灌县境内)、峨眉(今四川峨眉县境内)为城廓。”晋左思的《蜀都赋》写道:“引二江之双流,抗峨眉之重阻。”但为什么称之为“峨眉”。其说不一。

相传,公元1世纪,一位叫做蒲公的采药人,于金顶修建了普光殿。公元3世纪,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(此处成为了普贤道场,梵名Samantabhadra)成为了峨眉山供奉的主要菩萨,中国僧人慧持于观心岭下修建普贤寺。

公元9世纪中期,宋朝皇帝赵匡胤派遣僧团去印度访问。回国后,继业奉诏在峨眉山营造佛寺,译经传法。并铸造了重62吨,高7.8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像,供奉于今天的万年寺内。

从那时起,峨眉山便成为了佛教的圣地之一。明朝进行了大范围的返修,终于将峨眉山的道教寺庙全部改为了佛教寺庙。

峨眉山的自然风光和宗教意义,2000年来吸引了众多香客和游人。并与1996年被列为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。

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圣地普贤菩萨道场,与浙江普陀山、山西五台山、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。

相传,峨眉山从汉代起即有道教流传,是道教的“洞天福地”之一,称“第七洞天”。晋代,佛教传入峨眉山后,修建寺庙,弘扬佛法,较长时间处于佛道并存的局面,梵刹宫观交错其间,僧人、道士竞相发展。明代,佛教鼎盛,道教逐渐衰落。入清后,羽士绝踪,全山皆为佛寺,道教在峨眉山仅存遗迹。

道观在峨眉山演变为佛教寺院的故事流传甚广,仙迹遗踪亦不少。如晋代明果大师改乾明观为佛寺(今中峰寺);明代御史卫阳子赫瀛建吕仙行祠,原系道教宫观,清代道士离去,由僧人住持,塑供弥勒佛像,成为佛教寺院,但纯阳殿之名至今未改;仙峰寺侧之九老洞中,现仍有财神殿,塑供赵公明像,而由仙峰寺僧看守殿堂;洪椿坪下犹保存了“洞天首步”木坊作为历史文物;伏虎寺内“文革”前有财神殿,寺外原有玉皇楼、无量殿,均住僧人;明万历时,明光道人募建会宗堂,供楚狂陆通、普贤、广成子牌位,取三教会宗之意,后康熙赐名报国寺,塑供佛像。这些都如实反映了道教在峨眉山的踪迹和佛道并存,既竞相发展而又和睦相处的史实。

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峨眉山?因史料奇缺,众说纷纭,据现有资料,说佛教于汉代传入峨眉山的,记述最早见于明末胡世安著《译峨籁》,该书卷之六“宗镜记”称:“周威烈王时,有宝掌和尚名千岁,始生时,手掌有印文,来礼普贤,设像供养。汉永平中,癸亥(公元63年)六月一日,有蒲公采药于云窝,见一鹿,异之,追至绝项无踪,乃见威光焕赫,紫雾腾涌,联络交辉成光明网。骇然叹曰‘此瑞稀有,非天上耶!’径投西来千岁和尚告之。答曰‘此是普贤祥瑞,于末法中守护如来,相教现相于此,化利一切众生。汝可诣腾、法二师究之。甲子,奔洛阳,参褐二师,具告所见。师曰:‘善哉希有,汝等得见普贤,真善知识’”。蒋超《峨眉山志》卷二“诸经发明”一节中援引了上段文字。并在见一鹿后增加“足迹如莲花”五字,再加上“蒲归乃建普光殿,安愿王像”。又在寺观一章中说:“光相寺在大峨峰顶,相传汉明帝时建,名普光殿”。从而形成了完整的“蒲公开山”说,此后相互援引,以成众论。民国二十三年,印光法师《重修峨眉山志流通序》云:“旧志(指蒋志)所载,殊多讹谬。如千岁宝掌,於卷二‘诸经发明’云:汉永平癸亥之前已住此山,蒲公见鹿迹如莲花,径投宝掌问之,掌令往洛阳问摩腾、法兰二师,蒲公于甲子往洛阳谒二师。不知甲子即明帝七年,始遣蔡愔、秦景、王遵等往西域寻佛法,至十年丁卯(67年),二师随诸人始来洛阳,按传灯录本传云:(宝掌)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来中国,魏晋间入蜀礼普贤。”1955年,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大师访问缅甸时的讲话说:“佛教传入中国,在史书上记载是从公元前二年开始的,那年有一位佛教徒从西域来到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,口授佛经,但是这方面的史料不详细。此后中国和西域交通一度断绝,直到公元6 4年由政府派人到西域访求佛法,67年他们同两位法师回国,带来经书佛像,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,相传就是现存的《四十二章经》,是《阿含经》的摘要译本。同时,在当时的首都洛阳,建立了佛教寺院。这是一般公认为中国佛教的开始”。赵朴初著《佛教常识答问》亦作如上回答,并明确指出,迦叶摩腾、竺法兰来洛阳后修建的白马寺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。以上资料说明,公元63年宝掌尚未来峨眉山,64年摩腾,竺法兰亦未来中国,蒲公见鹿迹问宝掌,并去洛阳谒摩、兰二师之事不确。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出版的《法苑丛谈》中说:“相传在古时,蒲翁入山采药,得见普贤祥瑞,其实是宋人的附会”。也对蒲公的传说持否定意见。

晋代,资州人明果大师剃发龙游山,回蜀后来峨眉山修住,被乾明观道士迎请住持,改观为寺,即今之中峰寺。

南北朝时,梁武帝萧衍(502一549年在位)崇信佛教。相传从印度来的宝掌和尚这时到了峨眉山,在洪椿坪后面山峰(后名宝掌峰)结茅住锡,为宝掌庵。稍后,有西域僧人阿罗婆多尊者来礼峨眉,观山水环合,颇同西域化城寺地形,遂在此建道场。因山高无瓦,且易冻裂,故用木皮盖殿,称“木皮殿”(后改名大乘寺)。这时,淡然大师亦来峨眉山,驻锡中峰寺,弘传佛法。

东晋、南北朝时期,一些高僧来峨眉山结茅修住,讲经布道,对佛教在峨眉山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。

唐代,有的帝王支持佛教,许多镇蜀官吏也信佛,在朝廷和官府的影响下,四川民间崇信佛教较为普遍,促进了佛教在峨眉山的发展。这一时期,外地僧人西禅、白水、澄照、正性、灵龛和尚等相继来到峨眉山结茅、建寺,传教弘法,牛心寺、华严寺、光相寺、西坡寺、灵岩寺、华藏寺等,就是这段时间建成。僖宗时(874—888年),慧通禅师入蜀,见峨眉山山峦起伏,地域宽广,是弘扬佛法的好场所,他四处募化,并得朝廷资助,重兴六寺。且以山相属火,多遭回禄,遂改华严寺为归云阁,改中峰寺为集云寺,改牛心寺为卧云寺,改普贤寺为白水寺,改华藏寺为黑水寺。以三云二水压抑火星。经过慧通禅师等高僧大德的苦心经营,为佛教名山之形成创造了条件。

宋代,太祖赵匡胤、太宗赵光义均支持佛教。乾德二年(964年),继业三藏大师奉诏入天竺求舍利及贝多叶书(佛经),至开宝九年始归,复命后,帝听其选择名山修习,大师来峨眉山重建牛心寺以终老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,太宗诏令白水寺住持茂真入朝,赐诗嘉誉,并赐黄金三千两,遣大夫张仁赞协理,铸造普贤坐象铜佛像,通高7.2米,净重62吨,供于白水寺内,改名白水普贤寺(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。伏虎寺、牛心院(今广福寺)、雷洞祠、新殿(今接引殿)等,均建于宋代。太宗、真宗、仁宗三朝,对白水普贤寺敕赐颇多。中峰寺密印安民禅师、别峰禅师,灵岩寺慧远禅师等均为一代高僧,孝宗曾赐号慧远为“佛海禅师”。同时,峨眉山僧人开始在峨眉县境内乡村修建寺庙,如普兴场之普贤寺,龙池之中山寺,双福之拨云山庵(今磁佛寺),城南之圣积寺等即是。

唐宋时期,佛教在峨眉山发展较快,寺庙增多,高僧辈出,影响很大。帝王亦时有敕赐。名人学士前来游览观光者众多,与名僧常有唱和,释氏艺文及唐宋诗词中皆有记载。唐李白《听蜀僧浚弹琴》(普贤寺僧广浚),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,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。北宋哲宗时,黄庭坚曾来中峰寺习静,作有《对青竹赋》,元祐六年十二月大寒书《七佛偈》,现刻木屏悬挂于报国寺之七佛殿。南宋诗人范成大于淳熙四年(1177年)游峨眉山,沿途多有吟咏,并著有《峨眉山行纪》流传,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峨眉山游记。陆游与中峰寺别峰禅师相交甚厚。师入京后,孝宗优礼有加,淳熙十年,命为御制《圆觉经注》作序。别峰圆寂后,陆游为之作塔铭。

明太祖朱元璋微时曾为皇觉寺僧,对佛教本有好感,曾敕封宝昙和尚为国师,洪武初遣师来峨眉山,重建铁瓦殿。留蜀10年,道化大行。圆寂后,太祖赐诗二首,以昭其德。成化二年(1466年),普光殿毁于火,住持了鉴和尚募化,蜀王朱怀园捐资重修,经三年始成。

嘉靖甲午(1534年)慧宗别传禅师来峨眉,于峰顶饰新铁瓦殿,创建新殿,铸普贤铜像l尊、铜佛65尊于金顶。铸普贤三身铜像供奉白水寺毗卢殿。于白龙洞外按《法华经》,以字计株,广植楠柏,名“功德林”。并铸铜钟三口,分置白水寺、永延寺、圣积寺。圣积寺铜钟最大,计二万五千斤。神宗赐号“洪济禅师”。

隆庆二年(1568年)通天明彻大师来礼普贤,于千佛顶结茅驻锡。万历癸酉(1573年)在天门石下建一海会禅林,安住众僧,持戒十年,道望日隆,声闻朝廷。丁亥,赐紫衣袈裟及《龙藏》一部,并派太监给帑金庄严经阁,盖以铁瓦,赐额“护国草庵寺”。其弟子无穷大师,秉承师志,于万历十六年戊子(1588年)云游楚蜀,募铸高三丈六尺千手千眼观世音铜像一尊,迎回峨眉。辛卯赴京奏请慈宫,太后赐金敕建大佛寺,安奉大士铜像。并于万年寺侧建慈圣庵,供太后像及珍藏朝廷赏赐的经卷、袈裟、法器等物。

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,慈圣太后赐金,遣中贵二人,在白水普贤寺修建砖殿,覆罩普贤愿王铜像,经年始成。神宗朱翊钧御题“圣寿万年寺”额,为太后祝禧之意。白水普贤寺由此更名圣寿万年寺。

万历三十年(1602年),妙峰福登禅师募化,潞安沈王捐资数干金,铸造金顶铜殿(称金殿),又奉慈旨,“赐尚方金钱,置葺焚修常住若干,命方僧端洁者主之。”四方檀越亦慷慨捐助,共襄胜举。兴工于万历壬寅(1602年)春,成于次年癸卯秋。王题额“永明华藏寺”。万历四十二年,神宗朱翊钧敕赐峨眉山永延寺藏经一部。

清代,顺治八年辛卯(1651年),贯之和尚率弟子可闻等在伏虎寺旧址重建“虎溪精舍”。十八年辛丑,川省大僚捐资重建伏虎寺,历时20余年始成,殿宇十三重,宏敞辉煌,冠于全山。康熙帝爱新觉罗?玄烨御题“离垢园”三字悬于寺内,寓佛门圣地远离尘垢之意。可闻徒寂玩在寺周广植杉楠柏树,取名“布金林”,为峨眉山三大园林之一。康熙甲子(1684年)可闻增修藏经楼,命门人与峨去金陵化募藏经运回置放其中。

康熙初年,川陕总督哈占及文武官员捐资,命伏虎寺可闻禅师重建卧云庵。可闻法嗣照圆(号见无)总揽其事,与照瑞、照玉、照元同建古庵,时称“卧云四友”。

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,钦派一等侍卫海青等到峨眉山降香。康熙帝赐给峨眉山大批经卷及匾额、楹联、诗文。赐降龙院“普贤愿王法宝”玉印一枚和“善觉寺”额,并赐住持元亨诗一首,以示褒奖。元亨即改降龙院为善觉寺,在院内建亭供奉玄烨像,报国主恩。

乾隆十年乙丑(1745年),高宗爱新觉罗?弘历为千佛禅院(洪椿坪)御书“性海总涵功德水,福林长涌吉祥云”联语。

明代中晚期和清初,由于朝廷和地方官吏支持佛教,峨眉山修建寺庙很多,全山无峰不寺,从报国寺到峨眉县城,沿途也有山上各寺院修建的脚庙,如圆通寺、保宁寺、菩提庵、圆觉寺等等,这些虽是附属小庙,但亦另有庙名,各为一寺。明清之际为佛教在峨眉山的鼎盛时期。明末,胡世安三次来游,所撰《峨眉山道里记》中,其所经、所见寺庙达111座(不含当时已废和不属峨眉山范围的寺庙)。清代新建寺庙不多,但山上现存主要寺庙,很多都是清初重建。明万历间,明光道人创建会宗堂于伏虎寺侧,清初闻达禅师迁建今址,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赐名报国寺。康熙四年乙巳(1665年),四川巡抚张德地捐俸重修万年寺、光相寺。三十八年(1699年),行能禅师改建初喜亭为洗象池。明时楚山禅师开建千佛庵,清初峨云禅师重建,乾隆四十三年火焚,以后又逐次修复。仙峰寺原系小庵,明万历间扩建为大寺,名慈延寺,清乾隆时泰安、玉升增修,改名仙峰寺。 

清代中晚期以后,峨眉山佛教逐渐衰落,居士、游人锐减,有些寺院颓废无力修复,僧众亦不断减少。许多僧人应赴外缘佛事,为施主转咒、拜忏、放焰口、施食、送表等,从事应教活动。民国时期废寺兴学,许多地方占用寺庙办学校,峨眉山因民居甚少,对山上寺庙尚影响不大。但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蒋介石办“峨眉军官训练团”,也占用报国寺、伏虎寺、万行庄等寺庙,警卫森严,行人止步。二十八年(1939年),抗日战争时期,四川大学迁峨眉,占用了报国寺、伏虎寺、保宁寺、万行庄等寺庙为校舍达三年多时间。到解放前夕,全山只有80余座寺庙,有的破败零落,有的已无僧人居住。

清代以前,峨眉山无佛教团体组织,大小寺庙各为一家,无隶属关系。民国初,中华佛教总会和四川省佛教会相继成立,民国十七年(1928年)成立了四川省峨眉县佛教会(按规定县称分部,后改分会,实际上用的名义仍是峨眉县佛教会),二十六年(1937年),以峨眉山为佛教名山,更名为峨眉山佛教会。会址设万年寺。先后有仙峰寺方丈元义、砖殿当家普超、毗卢殿方丈果航、报国寺方丈果玲等被公推任过会长。各寺庙人财物仍自主管理。各寺庙捐助,筹集庙产40石,以地租收入为佛教会活动经费。全山性事务由佛教会召集各庙住持协商办理。峨眉山行政组织,清代起先后设峨山甲、独立甲、独立保,相沿至民国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改称峨山特编保。三十四年(1945年),四川省政府批准设“峨山管理局”,是政府管理峨眉山的领导机构。办公地址设报国寺,第一任局长彭伯喜,后由杨庄继任至1949年12月峨眉县解放。

建国初,因群众忙于参加清匪反霸、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等民主革命运动,前来朝山敬香和游览参观的人数极少。加之,土改中各寺庙出租土地被征收,僧人生活较为困难,很多人离寺还俗,另谋职业。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留寺人员除一部分人分得土地参加农业生产、保护寺庙文物外,特编村组织僧人建立了普济、峨山、翕成、改进四个纺织厂及篾业组、雪魔芋生产组和茶叶经营部,生产自给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,由人民政府救济。1952年至1954年,四川省人民政府拨款,成立峨山文物整修委员会,对全山寺庙、文物进行整修后,居士、游人不断增加,僧人回寺开展正常宗教活动。1953年,撤销特编村,召开全山佛教徒代表大会,选举产生了峨眉山佛教徒爱国学习委员会。1956年正式成立峨眉山佛教协会,在县委、政府的领导下,统一管理全山各寺庙僧人的学习、生产、生活和教务活动。此后,收入逐年增多,自给有余,不断维修寺庙,添置殿堂陈设。

民国以前,僧人是方外之人,一般不担任社会公职,不参加社会政治活动。建国后,僧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享有公民应有的权利,参与国家政治生活。1950年,寂慧、常清被推选为出席川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。1952年,释定聪担任峨眉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。1954年,寂慧、普超、传华、果纯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。1953年,传华任峨眉县选举委员会委员。1954年,普超、寂慧被选为峨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此后,除“文革”期间召开的第七届人代会没有僧人参加外,每届人民代表都有峨眉山佛教徒。1979年八届人大开始设常务委员会,从九届起每届都有僧人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。1956年成立政协峨眉县委员会以来,每届委员、常务委员中均有峨眉山僧尼,普超被选任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,六届至十届宽明连选连任峨眉县(1988年改为峨眉山市)政协副主席。僧人中还有四川省、乐山市人民代表、政协委员,民主青年委员、市妇联委员等。担任各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僧人,除参加人大、政协会议,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、财政预决算报告、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,对国家政治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有关问题,提出建议,反映佛教徒的意见和要求,体现了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。

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,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,峨眉山旅游事业不断发展,全山僧尼本着建设人间佛教的思想,积极参加接待服务工作,体现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。同时,接待海内外佛教团体、高僧大德日益增多,扩大佛教文化交流,进行国际友好交往。旅游日增,奉佛者众,峨眉山宗教收入不断增多,除僧人自养、庄严佛寺以外,对社会公益事业,如捐资助学、济困扶危等亦作了较大贡献。

1982年起,峨眉山佛教协会恢复了如法如仪的收徒、收皈依制度,并接纳了一批过去离寺,自愿回庙过宗教生活的僧人。1987年,佛协五届二次会议,通过了《峨眉山佛教协会寺庙管理办法》,寺庙实行丛林化管理,恢复了方丈、监院、副寺、知客、维那等宗教职称,使宗教生活纳入正常规制。

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应化之地,为普贤菩萨道场。峨眉山最早修建的是普贤寺,此后,所建寺庙皆供奉普贤。历代高僧大德也来山朝拜普贤菩萨。十方信众来朝山礼佛亦皆崇敬普贤。对山上一些事物也有以普贤命名,如普贤菌,普贤线、普贤船、普贤菜等。普贤信仰代相传续,深入人心。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,则在漫长的岁月中自然形成。

声明:一切正知正见,以佛陀亲说法音和佛经作为学习、行持的最高标准和根本指南,尊奉南无释迦牟尼佛的教戒!https://www.fojingge807.com/7583/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